看起来没那么“油”却隐藏着很多能量 减重要学会科学地吃
看起来没那么“油”却隐藏着很多能量 减重要学会科学地吃
2025-07-31 10:01:26 来源: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作者:刘湃 责任编辑:刘湃 2025年07月31日 10:01 来源: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:
减重营养两不误该怎么做|科学减重一起来
“管住嘴”要学会科学地吃
管理体重的油目的是为了保持健康,而合理均衡的看起营养摄入是维持健康所必需,所以,没那湖北某某代理运营部我们不能顾此失彼,却隐不能将管住嘴简单理解为不吃或少吃,藏着吃而是量减要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,来做好体重管理。重学
科学饮食的学地第一条就是“吃什么、吃多少”。油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看起建议。对于“吃什么”的没那问题,我们强调食物多样,却隐什么都要吃,藏着吃这是量减合理膳食的基础。多样化的重学食物包括谷薯类、蔬菜水果类、畜禽鱼蛋奶类、大豆坚果类等。我们每天要吃12种以上的食物,每周25种以上,湖北某某代理运营部这样才能获得全面、均衡的营养。
对于“吃多少”的问题,不同的人群因为劳动强度、生理状态不同,食物摄入量也不同。轻体力劳动人群,每天500克蔬菜、250克水果、300克牛奶、15克大豆、50克肉、50克鱼/虾、1个鸡蛋、250~400克主食比较合适。以上食物的量是以生重(烹饪前的食材重量)计算。劳动强度大的人群、孕妇、乳母等,可适当增加各类食物的摄入量。
目前,大众普遍存在吃得过于精细、蔬果奶豆摄入不足、畜肉吃得过多的膳食问题,建议增加全谷物、蔬菜、水果、奶、豆类的摄入量,做到粗细搭配、荤素搭配。同时要健康烹饪,少油、少盐、少糖;饮食有节,食不过量,不暴饮暴食;一日三餐,定时定量。
对于超重/肥胖人群,《成人肥胖食养指南(2024年版)》给出了建议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总能量摄入。超重/肥胖人群每日应减少30%~50%能量摄入,每天控制在1200~1400千卡。
减少能量摄入,并不是让我们减少所有食物的摄入,而是有减有增。一方面,减少高能量食物的摄入,如油炸食物、糕点、含糖饮料等,以及精制米面、脂肪含量较高的畜肉等;另一方面,增加全谷物和蔬菜的摄入,同时适当增加含脂肪低的鱼虾类、去皮禽肉、低脂或无脂牛奶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。此外,吃的时候要细嚼慢咽,按照“蔬菜—动物性食物—主食”的顺序进餐,以便控制进食量。
如此一来,既可以减少能量摄入,又可以增加微量营养素的摄入,也可以避免因为饥饿而使减重难以持续。
别忽视隐形能量摄入
一提到控制能量摄入,大家都知道要少吃油炸食品、肥肉等,但许多看起来没那么“油”的食物,却隐藏着很多能量。
第一,含糖饮料。摄入过多的含糖饮料是导致肥胖的原因之一。糖会转化成脂肪在体内蓄积,脂肪过多就会导致肥胖。一瓶500毫升碳酸饮料大约含糖50克,能量可达200千卡,如果是体重50千克的人,需要快走大约60分钟才能消耗掉这些能量。年轻人喜欢喝的奶茶,同样含有很多的糖和脂肪,建议大家尽量少喝。
第二,调味品和酱料。在减肥过程中,很多人会选择蔬菜沙拉、水煮菜或麻辣烫这类看似低能量的饮食。实际上,这些食物中的调味品和酱料,如沙拉酱、番茄酱、芝麻酱等,能量都很高。1勺沙拉酱的能量大约100千卡。这些酱料是隐形的“能量炸弹”,比主食更容易让人发胖。
第三,各种糕点。桃酥、蛋糕、蛋挞等糕点,其脂肪和糖的含量都比较高,即便是声称无糖或低糖的产品,虽然糖少了,但脂肪含量却不低,能量依然很高。
同时提醒大家,坚果也要少吃。虽然坚果所含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,但能量也很高。建议大家适量吃坚果,每天吃2个核桃,或者15粒花生/开心果就够了。
不同人群营养需求不同
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应该保持健康体重,体重管理应贯穿全生命周期。由于各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和代谢需求存在显著差异,科学管理体重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吃动平衡策略。
婴幼儿、学龄前儿童: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,6月龄前坚持纯母乳喂养,6月龄后合理添加辅食,2岁后就可以参照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来调整饮食结构,遵循食物多样、规律进餐的原则。
儿童、青少年:这个时期的孩子仍然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,新陈代谢旺盛。营养摄入要充足,应注重蛋白质、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,避免高油、高盐、高糖食物,包括油炸食品、膨化食品、含糖饮料、糕点等。对于超重/肥胖的孩子,强调“一减两增,一调两测”,即减少进食量,增加身体活动,增强减肥信心,调整饮食结构,测量体重,测量腰围。
成年人:这个时期由于生长发育基本定型,人体的基础代谢率会随着年龄增长不断下降,容易导致能量过剩。应控制精制碳水的摄入,适当增加全谷物、膳食纤维和优质脂肪的摄入。
老年人:这个时期会出现代谢能力下降、身体功能衰退、肌肉减少等,这些都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、消化和吸收能力。因此,老年人要维持适宜体重,不应过度苛求减重。在平衡膳食基础上,老年人更要追求食物品种丰富,以满足身体对蛋白质、钙的需求。
作者: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 刘爱玲
来源: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健康·生活频道
(责任编辑:知识)
- 事实证明:有激光雷达的新势力,智驾干不过靠摄像头的特斯拉
- 南航官宣订购100架C919飞机 商飞集齐三大航300+架订单
- 大利好!北京出手,今起实施
- 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成“好房子”
- 北京解除暴雨黄色预警信号
- 纯手工为战机造“瞳孔”,她是“全国唯一”!
- DMO+云辇
- “七年之咳”一朝得解 罪魁祸首竟是“小辣椒”
- 俄媒:俄外长称,普京9月访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
- 减肥成功者都在做这6件事 看你做对了么
- 万科大消息!千万退休金,王石不要了
- 一线城市住房“以旧换新”扩围,上海30余个新房项目率先参与
- 2025年内蒙古高校专项计划投档286人,最低521分
- 神舟十八号发射时的机场雷达图,记录民航飞机让出空中通道瞬间
- 无声的较量与厮杀!信息支援部队攻防演练首次公开
- 北京一楼盘“买一送一”?销售人员:仅限部分房源 需全款支付
- 动静结合 三里屯商圈更新进行时
- 波音“星际客机”飞船首次载人试飞被推迟
- 白宫:特朗普愿与金正恩对话
- 青岛:机场口岸迎节日返程高峰
- 首届上海微短剧大会成功举办,“政策+资金+服务”助发展 views+
- 夏季小心米酵菌酸中毒 木耳别浸泡过夜 views+
- 教育孩子,这些误区,你避开了吗? views+
- 在委内瑞拉,上海民族乐团以乐会友,掀起国乐潮 views+
- 阿桑奇已从英国监狱获释,飞往澳大利亚 views+
- 官宣!河南省2024年高考分数线出炉 views+
- 一次换人,让他成为了欧洲杯网红 views+
- “伟大的意大利左后卫”又显灵了,但这支平庸的球队能走多远 views+
- 嫦娥六号返回器第一次进入大气层 views+
- 2024年黑龙江高考本科招生院校及计划变化,新增26所高校在黑招生 views+